【葶苈子】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是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葶苈子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防己葶苈子丸,葶苈子五子汤,葶苈

[葶苈子]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是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胸腹积水,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葶苈子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防己葶苈子丸,葶苈子五子汤,葶苈子紫苏饮,黄连葶苈子大枣汤。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琴叶葶苈和播娘蒿的种子,葶苈子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的功效,葶苈子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1、葶苈子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2、葶苈子主治,皆以破泄为义。【葶苈子】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惟寒泄之品,能通利邪气之有余,不能补益正气之不足,苟非实热郁窒,自当知所顾忌。

3、葶苈子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葶苈大枣泻肺汤) 4、葶苈子治瘰疬结核:葶苈子二合,豉半斤(汤浸令软)。上药,都捣熟,捻作饼子如钱厚,安在疬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五日一度,灸七壮。(葶苈饼子法) 5、葶苈子久服令人虚,本是至理。然肺家痰火壅塞,及寒饮弥漫,喘急气促,或为肿胀等证,亦必赖此披坚执锐之才,以成捣穴犁庭之绩。【葶苈子】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自徐氏之才,论十剂之泄以去闭,偶以大黄、葶苈二物并举,而东垣遂谓葶苈气味俱厚,不减犬黄,景岳从而和之,石顽且谓苦寒不减硝黄,丹溪亦有葶苈性急,病涉虚看,杀人甚捷之说,遂令俗人不辨是否,畏如蛇蝎,即寻常肺气喘满、痰饮窒塞之证,亦几有不敢轻试之意,其亦知实在性质,不过开泄二字,且体质本轻;故能上行入肺,而味又甚淡,何至猛烈乃尔。 6、葶苈子苦降辛散,而性寒凉,故能破滞开结,定逆止喘,利水消肿。 7、葶苈子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葶苈散) 8、葶苈子通月经。 9、葶苈子治肾瘅、唇干。 10、葶苈子治头风疼痛:葶苈子为未,以酒淋汁沐头,三、四度。() 11、葶苈子治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甜葶苈一两半(炒,研末),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及头,合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轻者五丸,日三、四服,五日止。小便利为验。() 12、葶苈子治肺壅咳嗽脓血,喘嗽不得睡卧:甜葶苈二两半(隔纸炒令紫)。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葶苈散) 13、葶苈子治卒大腹水病:葶苈一两,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瘥。() 14、葶苈子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 15、葶苈子治疳虫蚀齿: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腊月猪脂和成,以绵裹槐枝蘸点。() 16、葶苈子治月经不通: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 17、葶苈子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18、葶苈滑润而香,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凡积聚寒热从水气来者,此药主之。大黄之泻从中焦始,葶苈之泻从上焦始,故中承气汤用大黄,而陷胸汤用葶苈也。 19、葶苈子治膜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己椒苈黄丸) 20、葶苈子治男女大小头面手足肿:苦葶苈炒研,枣肉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煎麻子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小便多,则消肿也。忌咸酸生冷。() 21、葶苈子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22、葶苈子治嗽:葶苈子一两(纸衬熬令黑),知母一两,贝母一两。三物同捣筛,以枣肉半两,别销沙糖一两半,同入药中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律,甚者不过三丸。(含膏丸) 23、葶苈子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只三丸,小便清,数丸,腹当依旧。(葶苈大丸) 24、葶苈子治小儿白秃:葶苈捣末,以汤洗讫涂上。() 25、葶苈子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26、葶苈,为手太阴经正药,故仲景泻肺汤用之,亦入手阳明、足太阳经。肺届金,主皮毛,膀胱属水,藏津液,肺气壅塞则膀胱与焉,譬之上窍闭则下窍不通,下窍不通,则水湿泛溢为喘满、为肿胀、为积聚,种种之病生矣。辛能散,苦能泄,大寒沉阴能下行逐水,故能疗所主诸病。

[葶苈子]葶苈子的食用方法: 葶苈子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宜蜜炙用。 葶苈子用药禁忌: 1、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葶苈子。 2、葶苈子不利于脾胃虚弱及真阴不足之人。凡肿满由于脾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溢;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虚无气以化者,法所咸忌。 3、葶苈子久服令人虚。 4、寒饮、阴水等证及虚弱者,不可用也。 葶苈子汤 功效:主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组成:葶苈子(隔纸炒)22克槟榔(锉)15克桑根白皮(炙,锉)22克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朴消22克 用法:上六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来源:卷二十二。 葶苈子大枣泻肺汤 功效:主治肺痈,喘不得卧;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支饮胸满者。 组成: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12枚。 用法用量:先以水3升,煮枣取2升,去枣,纳葶苈煮取1升,顿服。 来源:卷上。 防己葶苈子丸 功效: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 组成:防己12g椒目5g葶苈子(炒)10g大黄10g 用法: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方解:本方病证以水饮内停,郁而化热,积聚肠间为主要病机。水走肠间,一则阻滞气机,使腑气不通;二则使水不化津,津不上传;三则病及肺,使肺不能通调水道,往下输送到膀胱,故病人腹满便秘。本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均可以利水。其中防己长于清湿热,椒目消除腹中水气,葶苈子能泄降肺气,消除痰水,另外大黄能泻热通便。 出处: 葶苈子五子汤 功效:降气平喘,化痰除胀。治外感风温内袭而致。 组成:葶苈子3克,牛蒡子6克,莱菔子6克,炒杏仁6克,化橘红6克,炙苏子4。5克,川贝母4。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以上为1岁小儿用量。 出处:孙一民方 黄连葶苈子大枣汤 材料:黄连10g,黄芩15g,黄柏5g,山栀10g,葶苈子10g,火枣3枚,麻黄10g,生石膏50g,杏仁10g,天竺黄10g,川贝母10g,(大黄10g,玄明粉10g,均另包后下)。 做法:水煎服,日2次。 功效:清化痰热,治苔黄腻、舌质红、口唇青紫、喉中痰呜、咯出不爽、咳痰黄稠、鼻翼扇动、气促喘憋、热烦躁、痰热闭肺、病毒性肺炎。 葶苈子紫苏饮 功效:主治咳嗽短气,唾涕稠厚,烦发无时者。 组成:紫苏、贝母各6克、紫菀3克、麦门冬3克(去心)、大枣5枚(擘)、葶苈子3克(熬令黄,别捣)、甘草3克(炙) 用法:上七味,切。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为四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猪、鱼、肉、蒜、海藻、菘菜。 来源:卷九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