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读后感】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

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读后感

又是本超级干货,一句话概括:解决从动物到人类之间的过渡问题。这个命题庞大而又深刻:从目的上来说,我们虽然都知道,但人类沙文主义并没有因为达尔文而变得收敛,反而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日益膨胀,看我们在20世纪做的好事,不仅在破坏环境,还在不停地互相杀戮--现代人的自大比起古人,可能有增无减--因为我们看起来几乎无所不能;从意义上来说,现代人的迷失也更加复杂,因为生存环境愈加拥挤,物质丰富又匮乏,除了十亿饥饿人口之外,地球上大部分人能吃饱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不开心不满足。为什么呢?这部分看起来是个心理问题,但我们如果只是光坐在原地,是没有办法成佛的。那么,让我们平静下来,看看这本书是如何挑战门卫的三大哲学问题之[我是谁?"和[我从哪儿来?"

第二部分--奇异的生命循环。【安泰读后感】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讨论人的生命开始、发展、衰退和死亡究竟从何而来,有何意义(光是看概述就能吓一跳)。随后从性行为的演化来分析人类的特性:当然那些问题迄今都还没有定论,作者也只是从各种流行理论的出发点来分析,可以看得出,私密性的性行为及人类女性不明显的排卵期等,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关,但至于哪种是决定性因素?作者提出没有结论的结论:因为没办法设计实验来找因果关系,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把所有的可能性列出来一视同仁。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接近真相--通过更多的客观数据。随后的一章讲述婚外情:一组有趣的数据,在保守的20世纪40年代,甚至调查性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一组1000名新生婴儿血型判断--10%的父亲都是别人,当然,实际的婚外情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字。分析这种行为就是要回归最根本的主题--生物竞赛。两性在战场上不断较量,男性在努力广撒网的同时,女性也在寻找更好的伴侣,以及所有人类对通奸也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惩罚。但也有人却发明了阉割、锁阴等各种恶劣习俗来保护自己的基因繁殖正确。【安泰读后感】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了解这些残酷事实,并不是让我们开脱,而是学会了解系统的边界--此处引用的部分原则--从更合理的范围内了解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随后的择偶分析是在说明,人类进化的时候,并不只是自然选择,还有很多随机因素在影响人类的变化。而老化和死去则更多由各种因素所汇聚成的中庸状态:适应资源环境的成长老化速度,使得人体在最合适的时间内成熟并生养下一代,同时保证下一代的质量又是最好的--这也是进化出停经最可能的原因。但造成这个现象,是多方面博弈的结果--就好比光凭一种药是不可能让人返老还童的。另外再讽刺一句--光是清除自由基就可以长寿?生命的发展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即使有些人会因为压力而各种疾病,那么造成压力也不可能只是一种因素。我们要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也是看清问题并接受现实的必经之路。第三部分--人为万物之灵。先从语言的进化开始,作者从一些偏远群岛的新语言进化史还原出这个过程--然而最难的一步还是从简单的指代(长尾黑鄂猴就有)发展到缺乏外界指涉的字词及有语法的组合,按照作者的比喻,后者到莎士比亚的进程只有前者的千分之一。这可能也就是大跃进发展来的--人类可以发出更复杂的声音,从而可以组合出更多的字词,而不只是简单的信号。随后一章讲艺术是本书最出彩的篇章之一--其实艺术就是[性"资源的表达。而纯粹的艺术是因为生活不虞匮乏,闲暇很多然后将某些现象升华到了极致,但这并不能掩盖艺术的来源--就是代表着天赋、金钱或者两者具备。随后一章讲述农业的发展:其实除了能养活更多人,农业基本摧毁了大部分人类的生活:健康下降,阶级压迫等等等等。而至于我们为什么被烟酒毒品所吸引和麻醉呢?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有很多[累赘"的性征,然而这些都能直接代表基因的优秀。但我们人类特有的情形是:发明了很多自然天性所抗拒不了的[累赘",而这些[累赘"自身可以造成极强的[瘾",而人类可以倒在这些烟酒毒品里面自毁而无法自拔--此处想起里面amy养过的一个猴子,有很强的烟瘾,可以自己点烟,一根接着一根--这和我们人类不是一模一样么?这部分最后一章则和刘慈欣观点一致,那些为了排解寂寞而幻想外星邻居的行为实在是太幼稚,人类花了巨资在这上面,却宁愿无视眼下的种种问题。第四部分--世界征服者。首先提出的是:生物的排他性+外貌判断使得人类也会根据外貌来区分种群。本书从一开始就论证:根据科学的分类方法,所有的人都是同一种。因为无论是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外貌差别再大的人,也是可以交配的--所以是没有不同的[人种"。但人类为什么会互相厮杀呢?因为差异实在太明显了。而再往后更复杂的人类社会,即使是在相邻的区域,不同的文化也会造成彼此的漠视和仇恨。人类从来就没出现过没理由的握手言和,有的只是不断在结盟和仇杀之间徘徊。然后分析欧亚和美洲的文化进程为什么不同步--很简单,欧亚在相同纬度,植物可以很容易移植,而美洲需要跨越中间的热带。就是这个区别导致美洲的印第安人落后了数千年,而澳洲的土著就更不用说了。两个地方的居民在欧洲列强侵占之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地理为演化立下了基本规则,无论是生物演化,还是文明演化。"[大体而言,我们在哪里居住,深刻地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人。"之后再讲述语言的进化,很有趣的是:通过语言的进化以及出现某些词汇的时间,我们可以非常精准地还原历史,判断在什么时候在哪出现了什么东西,仿佛就像是照片一样。随后才开始讨论这本书最残忍的章节:种族屠杀。首先分析从15世纪以后的种族屠杀,是有现代精确记录的。但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民众对这个现象的漠视。什么?有些人会很心碎地说,我们难道这么无情么?是的。认识到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人,也有助于认识自己是什么人。我们难以接受[如此文明"的世界,[如此文明"的我们,身上会继承了多少惨无人道的特征。那么珍妮·古道尔在1974-1977年做的详细报道则展示了一个黑猩猩队群被邻近的队群消灭的过程,两边各有6-8头成年雄性,然而这场数人的战争却持续了三年零十个月,效率之差可能被近代军阀所鄙视。但黑猩猩们唯一的武器就是靠多数堵截单个,重伤使其丧失行动能力而死亡。如果它们掌握了武器,那么这个速度就会快很多。而人类则是在数量和速度上完胜--20世纪七八十年代,依旧有几百万人因为种族问题被杀(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然而我们的行为有个双重标准--不可伤害同胞及只要没有风险,不妨杀害敌人。这使得大多数人对别人的伤痛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因为那不是自己。但所幸,由于地球村的发展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更能把所有的人看作同类和同胞,这样才有可能缓和这个情况--但这条路依旧漫长。第五部分--日中则仄。这部分通过数据分析--破坏自然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天性。从几万年前,人类不断在迁徙,也不断在屠杀各大洲的大中型动物,很多物种的消亡和人类进入这个世界的时间是不谋而合。其实我们不必羞于承认:如果手上的工具可以令人生活得更好且在有限的生命中看不到迫切的恶果,那么谁都会毫不犹豫地用下去。史前的人类就是如此,拿着石矛石斧干掉了恐鸟、长毛象、巨鹰、象鸟、巨龟、大狐猴、土豚--然而比灭绝动物更可怕的是,人类是没有停止破坏环境的基因的--复活节岛为什么是个半吊子工程?因为人们把树砍完了,就没有树干去搬运石头。除此以外还有诸多文明因为过度消耗环境而灭亡。而且不仅是过度猎杀,还包括引入新种、破坏环境和涟漪效应。使得环境恶化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作者抨击了当下一些保守数据的失真。当然,我们现在的文明因为更发达的技术而维持着暂时的平稳,但谁知道未来呢?看完这本书,仿佛把原先自己那种悲观彻底地宣泄出来--每个人都是世界不断恶化的始作俑者,而向善之艰难得仿佛有点虚弱不堪。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恶从何而来,反而松了一口气。那些偏见不再是偏见,但那些罪恶依旧还是罪恶,不过我们可以更平静地看待。当然,作者也是乐观的,他也的确促成和见证了一些进步。我们在智慧和理性的驱使下,可以更早一点预见将来的灾难,从而促使更多人去关心并付诸于行动。

文:陶鑫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