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王昌龄

关于从军行 王昌龄的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王昌龄,从军行王昌龄阅读答案,从军行 王昌龄其四,鲛绡,反七步诗,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等。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沙发回目录

2016-07-21 12:30 | 作者:散文吧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古诗全文如下: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前言]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观月怀友的古体诗,写得恬淡悠远。诗的前六句着重写开窗所见的月色,清幽的月色引起诗人深刻的思考,深深的慨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珍视。最后四句是怀友。诗人驰骋想象,想象在这月光普照的夜晚,崔少府也一定在曹娥江畔苦吟,思念自己,真是人隔千里,明月相共。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最后采用传统的“引类譬喻”的手法,以兰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随处可闻。

[注释]

⑴从弟:堂弟。斋:书房。山阴:今浙江绍兴。崔少府:即崔国辅,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授职山阴(浙江绍兴)县尉。少府,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次于县令。唐代科第出身的士子也任其职。

⑵帷:帘幕,一作“帐”。

⑶澹(dàn):水缓缓地流。

[阅读全文]

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板凳回目录

2016-07-08 09:08 | 作者:散文吧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是汉代乐府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第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ldq

[阅读全文]

从军行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3楼回目录

2016-06-24 18:56 | 作者:散文吧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鉴赏]

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置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从军行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它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暮色中,一名兵士正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迎着从青海湖上吹来的阵阵寒风,默默无语,神驰他乡。

“黄昏寂寞,独坐凄凉;海风入楼,秋夜怀远。只一句,而层次之中,无穷边思。”(清人王尧衢语)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关山月,乐府曲调,属,内容大都表达征戍离别之情。从军行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本来心绪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无那金闺万里愁”

[阅读全文]

相关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