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酷热读点“凹凸书”

钟治德,email:zhongzd011@163

清代张潮道:[读经宜冬,读史宜夏,读诸子宜秋,读诸集宜春。"我却认为,酷暑读书,云淡风轻的书不相宜,外凉内热燥得慌,倒是突兀的书凹凸的书,摄人心魄,蘸着灵魂的长叹,让灵台抖出一阵汗水,摒弃尘俗走进一块原始地,看历史,看文化,参悟无奈的疲惫和无端失落围猎的人生,便有了几份洒脱,暑气亦遁人而远。

关于二十四史,素有[相斫书"的说法,是历代御用文人斫削的成果,是帝王将相名流世家的招牌。提出凹凸书来与之呼应,如果历史是一轮日月,有起有落,如果历史是一片树叶,有荣有枯。【读后感】酷热读点“凹凸书”。滥熟的比喻是历史如河,父亲河和母亲河正好做比照。黄河父亲在宁夏沙坡头开始拐大弯,母亲河长江在云南瑞丽市开始拐大弯,是不是天意的垂照?日本作家冈仓天心说:真正爱花的人是那些在花的故乡拜访花的人。人是自然之子,惟有在真实的自然中才能感到生命的流动、和谐与永恒。读凹凸的书,追求的是自然真实。

酷暑中读吴佩孚,录出吴氏一阕词。词为,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占我东北、华北大片领土之际。词曰:[北望神州,渤海中,风潮大作。【读后感】酷热读点“凹凸书”。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外寇任纵横,风尘恶。 甲午役,土地剥;甲辰役,主权夺。叹江山如故,异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爱我中华之心,流动于纸面,读来令人毛孔喷张,热汗挥洒,凉爽肉体,酷热之高温,何染于心哉!读书,无意去为一个历史人物美化和翻案,真实的历史自身就在证明曲直。吴佩孚是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罪人,是[二七"惨案的罪魁。然而就是这个吴佩孚,在五四运动时大义凛然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策划[华北自治运动",拉蛰居北平吴佩孚出来做傀儡,他坚决拒绝;[七•七"事变后,日军再度看好吴佩孚的利用价值,[盛情邀请"他出任[北平维持会长",他强硬地提出日本从中国撤兵作为交换条件,也就是再度断然拒绝。国难当头,吴佩孚其实是没有一兵一卒的光杆司令,却偏偏充当又臭又硬的茅坑里的石头,于是日本人假惺惺替他开刀医治牙病,致使这一代大军阀当天暴卒于寓所,留下了一道历史谜题。

关于吴佩孚,从前的历史教科书其实是给读书人[相斫书"的影响。如此凹凸一下,我们似乎应该看到了历史的真实,看到了吴佩孚内心深处的曲折复杂。这种凹凸,不是非黑即白,不是不红就绿。复杂的历史人物,往往又黑又白,黑中带白,白里夹黑,红中显绿,绿里透红,等等。日寇入侵。吴佩孚没有忘记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后裔,没有忘怀这种后裔的胸腔里应该奔涌什么民族的气节。我有理由认为,上引的词作,流淌的是让后人应该血沸的爱国衷情。我却犯疑惑,在已经收编的众多的抗战文艺抗日诗词里,却寻觅不出这首词的影子。[相斫书"的变奏,给读书人是雾里看花的[营养",淹没的是中国历史文化活生生的风云起伏,鱼龙变化。如果不能从这种意识里解放出来,我愿意来下这样的论断:炎黄子孙优秀卓越的表现,作为借鉴的镜子,所凭籍的失去了真实的宽泛。

对一本书,一个人,一阕词,不乐意御用相斫,企望的是凹凸中的真实。只有这样,才能调剂神明,才能通融肺腑。更能镶嵌心域,让我们跌宕和突崛,或击节,或踢踏,或颔首,或歌舞,亦张,亦弛,亦仰,亦俯。酷暑读凹凸书,冷俊撩拨我们的心灵,那又何计自然界的炎凉啊。理解至斯,酷暑读书,便四季有益了。

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

欢迎收听:lizhi。fm/352648

相关专题